比亚迪募集资金近300亿港元,创下过去十年亚洲汽车业最大的股权融资记录
#BY迪#
自动第一|刘天明
进入2021年之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部署继续加速。 1月21日,比亚迪宣布将以每股225港元的价格配售33亿股新H股。估计供股将筹集299亿港元。扣除佣金和估计费用后,融资额约为224.1港币。
比亚迪对此次融资的解释是,此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该集团的补充营运资金,偿还计息债务,研发投资等。该公司将增加其新能源车辆业务布局。比亚迪在公告中还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它将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加大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布局,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替代。 。化学工程领域的软硬件布局实现了从传统汽车到智能汽车的飞跃。
Auto-First注意到,比亚迪近300亿港元的融资已成为过去十年亚洲汽车行业最大的股权融资项目,同时也是香港历史上最大的非金融公司新股配售,吸引了世界上有许多顶级的长期主权最高权利。包括基金在内的200多家机构投资者参加了会议。
事实上,比亚迪汽车已完成了300亿港元的H股配股发行,这是备受资本青睐的H股,因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多年耕cultivation。到2020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k3,100万,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尽管累计销售额出现两位数下降,但在第四季度实现了快速反弹。
2020年3月,比亚迪凭借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多年积累,推出了“叶片式电池”,这是一种具有高密度,高稳定性的新型结构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股票,更安全。
2020年,比亚迪将迅速扩大其刀片式电池的生产能力。同年10月,长沙宁乡基地的第一条刀片式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它还扩大了重庆the山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 12月,比亚迪也落户蚌埠市,建设年产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快速发展的“叶片式电池”产能不仅可以缓解产品短缺,而且将来还将安装在国际知名品牌的车型上。据统计,首辆配备“叶片电池”的比亚迪汉在12月每月售出9000辆汽车,自7月推出以来连续六个月引领中大型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时间刚刚进入2021年,但比亚迪不断加快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部署:1月11日,比亚迪发布了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该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基于电力。它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快速,经济,安静,平稳和绿色。在断电状态下也可以达到3.8L / 100km的油耗,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km。
DM-i超级混合动力车基于大容量电池和高性能大功率扁线电机的设计。它主要依靠大功率和高效率的电动机来驱动。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功能是在高效转速范围内发电并在适当的时间直接驱动。传统的混合动力技术主要依靠发动机,并且油基设计架构已更改,从而大大降低了油耗。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将首先在Qin PLUS,Song PLUS和Tang车型上安装,而Gera的预售价将低至100,000元。它的竞争对手不仅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且还降低了尺寸,并在相同级别的燃油汽车上发动了打击。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指出,DM-i超级混合动力车将扮演燃料汽车的颠覆者的角色,并有能力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并加速其发展。实现绿色旅行的梦想。让DM-i超级混合动力车进入传统燃料汽车占主导的市场领域。
除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外,比亚迪还在汽车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1月20日,深圳证监局官方网站上的信息显示,比亚迪半导体已接受中金公司的IPO指导并完成了指导和备案。到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通过一系列股权融资将其估值提高至102亿元人民币,并决定于12月底进行分拆并公开发行股票。
根据公开信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产品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功率半导体,主要提供给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随着未来的独立上市,它将不仅进一步巩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储备,而且对独立后的发展也将有所帮助。向汽车行业供应半导体产品推动了比亚迪的整体市场价值上升。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从政策市场转向市场化,竞争将更加激烈。其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不仅限于产品和价格,还将考验汽车企业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
正如王传福在中国电动汽车百强大会(2021))上所说,2021年将是我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第一年,产业结构将以更快的速度调整。具有百年历史的转型将在“春秋时期”开始。输入“战国时代”。
近300亿港元的募集资金可以为比亚迪在汽车电气化,智能和动力电池方面的投资提供财务支持。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危机之中。面对特斯拉在国内生产后价格的持续下跌,合资品牌已开始大规模部署新能源汽车产品比亚迪股票,而新汽车制造商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将资金转化为技术储备,形成整个价值链的完整综合竞争力,而不被资本狂热所迷住,可能是比亚迪获得融资后应考虑的事情之一。
-
0年
互联网前沿技术经验
-
0+
商标、专利、软件著作权
-
0行
全行业覆盖
-
0+
品牌公司的认可
-
0家
企业客户的选择